國產荧光光度計性能躍升推動科研檢測新風尚
發布時間:
2025-08-15 14:16
近年來,國產荧光光度計憑借技術創新與本土化優勢,在靈敏度、分辨率、智能化等核心指標上實現突破,逐步打破進口設備壟斷,成爲科研、環境監測、食品安全等領域的重要工具。其技術叠代與功能升級,正重塑國內光譜分析市場的競爭格局。
1.核心性能突破:從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的跨越
國產高端荧光光度計已實現關鍵部件的自主可控。以上海棱光F98爲例,其采用日本濱松150W長壽命氙燈,配合R928光電倍增管,在200-900nm波長範圍內實現1nm光譜分辨率,信噪比達350:1(P-P),可精准捕捉稀土材料等複雜體系的荧光信號。
在掃描速度與動態範圍方面,F98以60000nm/min的全球最高掃描速度,可在1分鍾內完成三維荧光圖譜采集,同時支持6個數量級的荧光光度值檢測,滿足從痕量分析到高濃度樣品的寬範圍測試需求。
2.智能化與定制化:貼合本土需求的設計哲學
國產設備深度融合AI技術與用戶場景,開發出多項創新功能。針對國內實驗室空間有限、預算多元的特點,國產廠商提供高度定制化解決方案。例如,F98標配200μL微量離心管測量附件、膜狀樣品測量架等6類適配模塊,覆盖液體、固體、粉末全形態樣本;
3.應用場景拓展:從實驗室走向產業一線
國產荧光光度計的技術升級正推動其應用邊界外延。在生物醫藥領域,F98的三維荧光掃描功能被用于抗體藥物聚集態分析,爲新藥研發提供關鍵數據支持。在環境監測領域。

隨着《中國制造2025》與“十四五”科研儀器國產化政策的推進,國產荧光光度計正從“替代進口”向“引領創新”轉型。通過持續優化光路設計、提升探測器靈敏度、深化AI算法應用,國產設備有望在高端光譜分析市場占據更大份額,爲全球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具性價比的“中國方案”。
中文
EN